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——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重阳节
2021年10月14日
辛丑年九月初九
星期四
我们迎来了“重阳”佳节。
人间百善孝先行,九九重阳敬老情
重阳节,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,也是法定的“老人节”。
在《易经》中,九月九日,表示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所以称为重阳,也叫重九。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,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。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,九九重阳节,还与“久久”同音,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,所以有生命长久、健康长寿的寓意。
1989年,我国把重阳节定为“老人节”,寓意“久久”长寿之意。所以后来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2006年5月20日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重阳节习俗
●登高“辞青”
九月初九正值仲秋时节,天高气爽,正适合登高远望,活动筋骨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
登高之地没有限制,人们在山上除了观赏红叶野花,还要野宴,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,更具有吸引力。
●插戴茱萸
古代奉行“九九插茱萸”的习俗,因此重阳节又叫做“茱萸节”。
他们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而茱萸气味辛辣芳香,性温热,可以治寒驱毒。
因此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,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“辟邪翁”。
●喝菊花酒
菊花,是长寿名花。在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盛茂”,由于菊的独特品性,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
重阳佳节,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
●吃重阳糕
据《西京杂记》载,汉代时已有“九月九日吃蓬饵”的习俗,即最初的重阳糕。糕与高谐音,吃糕有美好的意义,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作为节日食品,重阳花糕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的用意,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,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。
感恩父母
慈父之恩,高如山王;
慈母之恩,深似大海。
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,把我带们到这个世界上来,让我们看到旖旎多姿的世界,让我们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。
父母贴心贴肺地爱我们,用省吃俭用的钱给我们买好吃的,供我们上学,让我们成才,还要看着我们远走高飞。
九九重阳节,再谢父母恩。愿天下老人岁岁安康!
又至重阳,
祝天下的父母:
身体康健,平平安安,
家庭和睦,笑容盛绽,
平安多喜乐,岁岁常安康!